廢水提銀的方法一般有三種
一、置換法:用化學活動性較大的金屬,如鋅、鐵、鋁等,從廢定影液中置換出銀。此法較簡單,可以用金屬粉、金屬塊或金屬條直接加入或插入廢定影液中,銀便被置換附著在金屬表面,但置換后的產品不純,尚需進一步提純。
二、沉淀法:用硫化鈉使定影液中的銀,以硫化銀的形式沉淀出來,再把硫化銀沉淀物加入熱的濃鹽酸中,并加入過量鐵粉,便可得到白銀,但產品也需再提純。有關反應式如下: 2〔Ag(S2O3)2〕3+S——→Ag2S↓+4S2O32 Ag2S+2HG+fe——→2Ag↓+FeGl2+H2S2— 因硫化氫(H2S)有毒,所以操作應在能風處進行,保證安全。
三、電解法:用電解法直接提取白銀,是一種較好的方法,可一次性處理,制得的白銀質量很純。
電解法中兩個電極的正確使用非常重要,當通電后,陽離子即銀離子向陰極移動,得到電子被還原成銀原子在陰極表面堆積;陰離子向陽極移動,失去電子被氧化。如果電極使用不當,則會造成電極腐蝕,污染溶液。因此應將石墨棒(即干電池的中心碳棒)接在直流電源的正極作為陽極;用銀棒或不銹鋼板接在直流電源的負極作為陰極,一起插入廢定液中進行電解。溶液的PH一般調節在2—4(滴加硝酸調節),電壓為1伏特,電流密度為03A/Cm2。這樣,在電解過程中。陰極上的銀條便由于銀的堆積而由小變大,顏色純白。如果電流大,銀沉淀太快,則呈黑色。當電解產物出現棕色時,說明溶液中銀含量已經很少了(每公斤含銀量少于1克),不宜再電解。